别人家的校友会又来了!东莞这些大佬作为知名校友亮相,都有谁?
继中秋给校友们送酸奶福利,11月5日校友会独栋办公楼启用后,这一家高校的校友会再搞大动作,全球73个国家及地区的兄弟校友会到东莞开大会,校董、校长们都来了,还宣布了一系列在莞动作,与东莞的合作有望进一步加深。
11月18日,百年侨校暨南大学迎来暨南大学建校111周年纪念日。暨南大学首届校友工作会议暨第三届全球校友会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议首次落户东莞举行,暨南大学校友总会成立25周年庆典及暨南大学东莞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换届同时在莞举行。
南都记者从会上获悉,暨南大学将和东莞共同聚焦生物医药领域成果转化建设,共同推进暨南大学东莞研究院二期建设。
暨南大学校友总会总会长马有恒,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校长胡军出席在莞会议。
知名校友亮相
叶惠全、梁志斌、麦照平、欧阳永当选为联席会长
暨南大学首届校友工作会议上,暨大提出,以校友工作创新、服务校友成长为主线,致力于打造共同发展的平台,推进新技术与校友工作信息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实现校友与学校,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生态,让智慧校友会成为校友情感的纽带,精神的家园,成长的动力。
同时,东莞校友会也举行了第二届理事会换届仪式,叶惠全、梁志斌、麦照平、欧阳永当选为联席会长、冯灿权当选为执行会长。
据悉,目前在莞的暨南大学校友超过万人,包括中惠熙元集团创始人叶惠全,东莞新世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梁志斌,都是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暨南大学专门于2013年成立东莞校友会,贯彻联络和团结校友的重要使命。
暨大东莞校友会执行会长冯灿权告诉记者,目前校友会在西平邦泰产业园的独栋办公楼已经落成开放,这个“新家”将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和交流活动,加强校友与校友、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促进校友会的良性发展,使东莞校友会成为新时期弘扬“忠信笃敬”精神一个强有力的根据地,为东莞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推动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建设
暨南大学校长胡军也表示,他已经于11日专门拜访了东莞市政府,与东莞市领导进一步完善细化了二期建设方案,共同推进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的建设,在聚焦生物医药产业的同时,深化与东莞合作。
据悉,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2013年落户松山湖,3年多来已初步实现能够自我造血、自我持续发展的目标。被认定为“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孵化成立了2家科技型企业,获得了东莞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组冠亚军,服务了一批东莞生物医药企业,为东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胡军表示,暨南大学高度重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支持东莞研究院的建设。今年暨南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入选的学科就是“生物医药学科群”,大健康产业是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的朝阳产业,因此深化双方的合作,推进研究院二期建设,加快学校生物医药领域成果转化,也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接下来,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将进一步完善细化建设方案,推进项目落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人才培养,努力拓宽其他领域的合作,将研究院建设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平台,打造校地合作的示范。
链接:暨南大学两任“掌门人”皆是东莞人
暨南大学目前在莞有过万校友,包括中惠熙元创始人叶惠全、新世纪创始人梁志斌皆是暨大校董,但在历史上,东莞与暨南大学渊源颇深,不但“暨南”两字出自东莞探花之手,更有两任“掌门人”是东莞人。
东莞探花命名“暨南”
暨南大学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它的创办,离不开东莞中堂凤冲人陈伯陶(1855-1930)。
陈伯陶是东莞唯一的文探花,于光绪十八年(1892)中进士,殿试获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武英殿协修,后又任国史馆协修、总纂、南书房行走、江宁提学使等职。
1906年陈伯陶任被任命为江宁提学使,期间,热心办学,最显著的成就当属协助两江总督端方创办方言学堂和暨南学堂。
陈伯陶亲自为这所国内首创的培养侨生的学堂,命名“暨南”,取自《尚书·禹贡》“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其词古雅,其意深远。
同时,陈伯陶还以提学使身份,兼任暨南学堂监督,亲自制定办学章程和经费预算,使这所新学堂有章可循。他亲自兼职督办,先后两年时间,为暨南学堂奠定了基础。
周耀明发展推动暨大发展
而东莞常平镇塘角村人周耀明,也是暨南大学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周耀明1991年6月至1995年12月任暨南大学校长,董事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
周耀明在暨南大学校长任内,是暨南大学校史上重要的发展时期之一,这一时期,暨南大学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对外办学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展,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以及招生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得以优化。这一时期,暨南大学建起广州乃至全国高校第一座学生公寓楼;在广州地区的高校中率先推行住房改革;倡议并恢复暨南大学建校初期的校训“忠信笃敬”。
采写:南都记者 梁锦弟 通讯员 陈迪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