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60余年、航程8万里,这位暨南人用树叶吹出传承非遗的心声
发表于 2020-04-14 10:30
一位75岁的老人、一片树叶,62年的坚持、约8万里的航程,他飞往多个国家和地区,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树叶吹奏的传承与发展,他身体力行地将这项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技艺带到每一寸他踏足的土地。
人物关键词
暨南大学65届外语系校友
马来西亚归侨
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树叶吹奏传承人
香港树叶演奏文化协会艺术顾问
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创新研究所树叶吹奏导师
两岸四地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树叶吹奏传承人
01
与叶结缘
勤学苦练致力传承非遗
小学三年级时,卓忠明在放学路上见到同学摘下路边的嫩树叶,随即吹出欢快的曲子,羡慕至极的他跟在同学后面细心观察,暗下决心要学习树叶吹奏。从一时兴趣到长耕不辍,从音节都无法吹出到信手拈来,几十年的光阴里,吹奏树叶一直是卓忠明每天最快乐的事情。
卓忠明在15届深圳文博会表演树叶演奏
在卓忠明的记忆里,在各种舞台上表演树叶吹奏已不知凡几。1992年,卓忠明和搭档代表广东省参加中国文化部、中国曲协组织的“马三立杯”中国业余相声邀请赛,他以普通话、广州话、客家话、四川话、海南话、英语表演对口相声《深圳之光》,用树叶吹奏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曼妙高超的树叶吹奏,令人耳目一新,获得满堂喝彩。
卓忠明在“全球杰出华人”高峰会
登台表演树叶吹奏技艺
中国曲艺家协会原副主席高元钧曾为他题词:“树叶绝技要发扬,表演艺术更高精”。
“树叶吹奏是一种远古时代的大自然原始音乐艺术,人们可以用它来传情达意,释放喜怒哀乐,与禽鸟和鸣。”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卓忠明在吹奏树叶时十分放松,如入无人之境,进而让他的演奏达到高水平。
卓忠明在路边捡起一片叶子,随即吹奏一曲
02
推陈出新
用花朵吹奏为祖国庆生
不仅树叶可演奏,而且花瓣也能!历经62年的创研,卓忠明将花瓣变成了“乐器”。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表达心中之喜悦,他用花瓣吹出《我和我的祖国》。熟悉的旋律,特别的演奏方式,是他献给祖国的满满的爱。
卓忠明表演《我和我的祖国》片段
《我和我的祖国》悠扬激情的吹奏曲便在千万网民中迅速传开,不仅飘扬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还传到了东南亚等地。乔卓明特意为此发文,并感慨“花儿吹奏曲《我和我的祖国》所到之处,都引起不少的回响,我心中油然增添了满满的喜悦和感激之情。”
卓忠明在万宁表演树叶吹奏绝技
不仅如此,当接到万宁家乡的文艺表演邀请后,卓忠明当即订了机票,从外地赶回,为家乡父老送上了精彩的树叶吹奏演出。他说:“自己在外工作,心里非常挂念家乡的父老乡亲,老乡们脱了贫当然要回来分享这份喜悦。”
03
不计报酬
只为传承中华非遗
多年来,卓忠明自掏腰包,将树叶演奏推向社交广场、居民社区,乃至全国及世界各大舞台,不断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推广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已经记不清自己在各种舞台上表演树叶吹奏多少次了,上千场总是有的。单是2018-2019两年间,他就飞往海南、青岛、北京、台湾、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地,航程约8万里,行程10万里,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树叶吹奏的传承、展演和讲座。他的作品光碟被暨南大学图书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等单位珍藏。
卓忠明作品光碟
为传承树叶吹奏的非遗技能,只要有人愿意学习树叶吹奏,卓忠明总是不计报酬、悉心教导。“我一个人无法将树叶吹奏长久传承下去,只有让更多的人爱上这项技艺,才能把这项非遗技艺传承下去,让后人知道中华民族还有树叶吹奏这一项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把终生所学倾囊相授的卓忠明从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毫无保留地教。”对他来说,能够把树叶吹奏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就是最令他喜悦的事情。
卓忠明参加母校建校110周年纪念晚会
“如果不是这片土地对我的养育,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从牧童到艺术大师,卓忠明曲不停歌不断,树叶吹奏陪伴着他走过无数的日日夜夜。
我必将在各级非遗保护中心的指导下,尽余晖之力,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创新事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卓忠明
关注暨南大学校友会公众号
看更多暨南校友精彩故事
南洋通讯社
资料来源|暨南大学深圳校友会
图片|卓忠明本人提供 部分来自网络
视频来源|杨春林
编辑|陈欣茹 郑帆
责编|陈联
60余年初心不改,点赞暨南人
</></></></></></></></></></></></></></></></></></></></></></></></></></></></></></></></></></></></></></></>
</></></></></></></></></></></></></></></></></></></></></></></></></></></></></></>
>>>>>>>>>>>>>>>>>>>>>>>>>>>>>>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