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民:打通医与教的“任督二脉”

介绍
今年南粤优秀教师称号的获得者之一——马民,不仅是中医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主任医师。或许是常年受中医药学浸润的缘故,不管是对待学生还是病人,育人或是行医,马民一直秉承着“仁”这一核心,一路前行。
教学方式深入人心:旁征博引,中医传统知识文化根植于心
在马民看来,中医学作为经验医学,其经验都记载于历代典籍之中,所以了解历史对于中医学而言更有其特殊意义。因此,除了通过向学生讲述临床案例来讲解和拓展理论知识之外,马民还时常引经据典,医学古籍和历史故事顺手拈来,“阴阳五行”等抽象的概念都在他的讲述下变得通俗易懂。二十多年的丰富临床经验和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的相互结合,使枯燥乏味的理论转化成为了学生更易于接受的具体、经验的知识。
除此之外,马民还教导学生要融汇中西医知识,同时他还尤为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方面的深度结合,培养学生的工作独立操作性以及创新能力,便于学生毕业后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科研成果造福女性:成功研制开发预防乳腺癌变外用药物
目前如何预防乳腺癌仍然是世界性难题,而马民秉承中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这一“治未病”的思想,研制、开发了一款外型像牙膏的新制剂——乳岩内消霜,并成功获得国家专利。而这一重要成果也在去年开始和企业合作,积极推动了中医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马民的科学研究硕果累累,近5年主持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于2017年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对象,2018年入选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10余篇高水平SCI期刊论文等。
温度教育缩短距离:做“四有”教师
在同时具备老师和医生的双重身份后,马民逐渐领悟到“一名医生须具备‘爱人之心’”“教师是影响人心灵的职业,一名教师同样也应具有关爱学生之心。”这也就是——“仁”。他一直坚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也努力将这一精神品质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马民明白,“知其心,救其失”,治病需要辨证论治、对症下药,对待学生也是如此。无论是教学、学术研究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为学生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和优势,由因材施教做到人尽其才。马民说,教育从来都不是冷冰冰的,有温度的教育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教”。
“育人有仁心 行医有仁术”——这正是马民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的准则和标尺。
文/苏佳霖
网络编辑/周亚东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